白阳道究竟浅释

白阳道究竟浅释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白阳大道的精神,以及其原理、哲学,与其中隐藏含蕴的深义,的确可以说是这个天地间的究竟真理。但是若谈到白阳大道的修行,实际上却没有修行的究竟可言,如果在修行上探讨究竟,那么依我个人浅见,应当只是还复“人的本然”罢了。

  天地间一切有形相与无形相的事物都是祖炁的分衍,“祖炁”这两个字,是白阳老人用来代称一切万有的本来原头。是以回观我们的本来面目,即是一团灵能而已。若我们不把身为“人”的名相(在三界众生而言,就是身为三界众生之“我”的名相)视作己身生命“最真实”的面貌,而能当下就从各自的名相中挣脱出来,便即刻可达本然的境地。

一、什么是人的本然?

  星辰若不依照各自的本然轨道运行,如果它们都由自身的意识来行动,那么或许它们就会避免互相撞击,或许就会选择相接近或相远离,那么,可能今日宇宙间不会存在我们这个地球,不会有因撞击而成型的月亮,也不会有今日万物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地球最初的生命型态,是一群厌氧性的细胞生物,对它们而言“氧气”是毒,若氧气一多,它们就会走向灭亡。如果当时的地球有意识、有人心,它稍微慈悲一点,不想看它们走向灭亡,那么可能这世界不会有接下来为世人所知的生命进化,不会出现呼吸氧气的今日动物,当然,包括我们人类也就不会存在。

  当我们观察天地间的事物,我们会看见其中不变的至理,如果没有这个至理,那么世界不会成为世界。这个至理存在于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中,那即是本然,那即是无心、无为。

  是以在老子《道德经》中,有一章如此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我将它浅化如下:“大道从远古至今日,都不用任何多余的意志强加在万事万物之上,于是天下万物便自然地共存共荣,兴盛衰亡,不断演化。治理国家的人如果能把持住这样一个无为的道理,那么在其国内的一切人事物,也将循着各自本然的轨道而变迁转化,走出该走的路。若在这样自然的迁化中,起了一丝一毫人心的波澜,那么无名无相的大道本身将激荡起一股反向的力量,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将这些人心的波澜一一抵消,回复平和的状态──这也就是因果、劫难与考验的由来。若在此过程中人们又起了人心,那么就会不断地重复‘有上加有’,永远无法抵消过去的‘有为’。回复平和的状态,也就是返回各自的本然,没有丝毫人心的欲望,天下万事万物,都将回到本然的常道里。”

  不管是用“本然轨道”来形容也罢,以“本然常道”来描述也好,简单来说,“人的本然”就是每个人应该要走的路。

二、本然有多近?

  有人问:人生可走之路千千万万条,如何找到自己的本然之路?

  “本然”并不是被“找到”的。所谓“找回”您的本然自性,并非确指一个“找”的动作或过程。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这是因为,只要您起了这么一个“找”的动念,您就又有了人心,在有人心的状态下,本然自性就绝对不会浮现。

  有人问:静下心来,守静或静坐,是否就可以找回本来自性?

  本然自性的浮现,绝非假以一切后天的作为。刻意地静下心来,就是在对您的灵性揠苗助长,离开本然之真静也就越远;若您想像能量(光点、热流、祖炁、气或其它一切想像)由外而内地引入,更是引来邪灵进入身躯的讯号。

  祖炁与本然自性原本就在您身中灵能里,绝不可能由您自身想像而可由外导入您身体,或经由任何起心动念来“找到”它们。白阳大道所谓“守静”之“静”,是指人的本然状态,“守”,指的是不要离开人的本然状态,若修子们因之而误解执著,更甚而伤害自己灵性,这绝非大道真蕴。

  有人问:无心、无为,还怎么当个人?

  人的一生面临的人事物千千万万,充满变量,若要用人心、人为的学习才能得到最佳解答,那么就如《地海故事》中所言:‘如果您想要控制大海,您得知晓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这是不切实际的。

  最好的解答,不是您一直不断向外寻求、累积知识或经验就能得到。过往圣哲皆有言:‘向外求一无是处。’一切知识经验,一切人心、人为,皆是让心中这个纯净的大湖波动、混乱、混浊的因素,在有波浪的时候看明月,明月的倒影始终是模糊。所谓“水静月明”,即是把人本然要说的话说出来,本来要做的事做出来,在此时,您才会得到处理一切事物最完满的解答。

  现今世人皆迷失在有人身、人心的感官思虑之中,而遗忘自己的本来面目。将天赋本然的明觉忘却,认为不过是神话;将天赋本来的能力忘却,甚至误解、迷信;不但如此,还不断追求自我定义之下的知识与能力,这就是当今世人的现状。

  我们总在自我定义的世界里承受苦难与挫折,人生有高有低的起伏,情绪激荡,有喜乐欢笑,也有悲伤愤怒,我们或许不喜欢我们经历的这一切,但是我们却又一再放纵自己沉溺在这世人定义下的世界,如此看来,我们一面不喜欢,一面又放纵,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矛盾的人生。

  在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生里,我们不断追求心灵安慰,并在物质享受之外,还要追求精神享受、心灵丰足。但是其实我们只是在假设之人为定义的世界里,不断在堆积而成的知识上再推至广、推至深而已。当我们自豪于自我生命的丰度、博度、深度之时,却不知道此时距离我们的本然自性,可是远之又远了。

  又有一些人们,他们拥有智慧,看穿这相对性世界的本质,是以借由创造各种途径与方式,来企图超越脱离这个苦难人世。他们或许知道,又或许不明白,经由创造而得的所有途径与方式,不过是在人与大道之间,又加上一层又一层的阶梯而已。有人经由这些楷梯,觉悟到大道很近,不需远求,所以当下开悟,之后不断净化,而得后人誉为圣神仙佛,但若有后人依循前人阶梯,却不一定能获得自身开悟的契机,因此不断寻找其它方式。

  事实上,人与大道并就没有距离,人与整体本就融合在一起,而是我们自己坚持要和整体划分开来。是则白阳老人有言:‘大化无神,何来神化;大化无佛,何来佛化;大化无化,何来化化。’本然有多近?太近太近了,就在您心中。在您本身纯净心灵境界里,当您浸入无心无为之本然中,不用人为思虑,不用一切判断,不用矫揉造作,本然能量浮现,所言所行,所作一切,皆是恰到好处,浑然天成。是以有言:修子行事,绝不妄动人心,而是‘根力觉道,文由天成,施语无卷,无以为功。’

  人类生命绝非无意义而存在,天地间每一颗小水滴,都有其存在意义与价值,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有其运行的轨道,而是人们无法依照他们的本然自性来说话、来做事,无法行走在自己的本然轨道上,所以动摇、怀疑自己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今天,并没有任何人可以指点您属于自己的本然之路,唯有您向内不断沈淀、净化,才能知道、才能了然。

三、无为净化而达本然

  为何净化之前还要加上“无为”二字?这即是在提醒我们,一切有人心、有人为的净化,并非真正的净化,若您如此作了,您就无法企及那本然纯净的心灵境界。

  人不要揠苗助长,不要自己伤害自己的灵性。如果您一定要借助某种方法来达到沈淀自我内心,那么也请您有所体悟后,不要再执著这个方法不放。如果您还执著一个方法,那么您的心湖还是会产生扰动。就如同我们今日所说的一切道理,让您循着理路而有所体悟,但您有所体悟后,也要把这一切道理放下。辛已年春季研修会时,三清道祖有言:‘空有此心造作事,人居天地何用理。’上届研修会时,我母亲也有言:‘引水入心田,润泽依自然,水去秧苗发,昂首向青天。’皆值得我们思索。

  最后仍要再提醒各位,所有一切由外而内引入的能量,皆是人心人欲而为,而会造成走火入魔之虞。唯有无为净化自我心灵,放下后天一切知与能,本然素慧方能浮现。我们原本就具有来自先天的完备灵能,又何须向外远求?

  弓满则射,水满则溢,水到渠成,体用如一。无为是体也是用,如果您还存有一丝毫人心、人为之欲望,那么即不在本然道路上。即便您有一颗想救人、想与人为善的心,则如同一位自己都静不下来的人,还想叫别人静下来,是毫无可能的事。

四、结语

  是以我们可知,修子传道讲道,其言其行非由自己判断、非由自己所知,而是达乎本然,是则所言所行,皆浑然天成,是以无以为功,也无拥有。假以文字传道,是人心传道,“伪”也。即使道理再好听、文章再出色,亦不过模仿下的产物,人心之用。所谓天人合一,即是虽有人的形体却丝毫不离先天本然之状态;唯有天人合一,方是天人共办的大道,否则即是人心之教矣。

  是则如我这般以相对性的言词来诠释绝对真理,本身就带有矛盾和危险性,唯一可以使用言语或文字来说或写,而不会离开绝对真理,只有在无心、无为之时。在“水静月明”之际,不需用思想、不需用知识,不需用后天一切作为,即可说出该说的话,做出该做的事。

  是以望大家将此文章视为“循理入”的凭借,共勉之、相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