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修(二)

道与修(二)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原文

际今时潮激荡.劫燄翻腾.人类天赋良贵与精神文明遭受邪恶之侵袭.演变而致风气之污染。若徒求物质繁荣.现代享受.却未能维护道德优良之传统.更难填补末世人心之空虚。

浊流滔滔.莫知底止。举世汲汲遑遑.弗得宁息。究不知本应安立者为何在也?纵然有些人拥有功利事业.势位富厚.就表面看似乎均可足慰.但其内心深处.每感忧虑困惑.不胜其烦恼苦闷。大抵尘障不易化解.心境总难恬泰。患在:

心为形役.
性为习迁.
灵为识蔽。

即隐密独知之处.亦模糊徬徨.似明仍昧。究其根本主体能否安立?尚未得其要领耳。

夫虚灵之地.源窍所在.本不容稍有参 杂与窒碍。是即清浊觉迷理欲几希之别。真经曰:“善恶分途.神人界轮。佛鬼仙邪之分.要在幽独之中.隐微之处。”是说心意初发之一转移间。故真能致力慎独者.

不自欺.
不自恕.

不苟不懈于日用常行之际。惟其如是.自知收摄.自得安顿.自能安身立命也。

惟皇降衷.原有恒性.天命者何?心君所宰.全凭中虚一点灵明.惺惺自主.昭昭不涣。

明其本然之良.
充其盎然之体.
全其浑然之真.
扩其粹然之善。

是以主枢畅运.可立可达。语默举止.无愆无忒。最平庸亦最精奥.最真纯亦最伟大也。是必通之以诚.持之以恒.戒慎恐惧于不睹不闻.战兢惕厉而日就月将。存此养此.圆此充此.故能体仁集义而安止至善.刚健笃实而日新其德也。愿白阳大道诸修.善自体认而彻证于自安自立处可已。

浅化

编辑:浅化小组

在现今世界,各地仍然存在许多冲突,天灾人祸每年都在我们眼前发生。人类的天赋良善和珍贵的智慧、以及流传下来的精神文明,都渐渐被遗忘、被破坏,演变到后来,便成为社会风气的败坏。如果人们只追求物质的繁华和现代化的享受,却不能维护自上古时代保存至今的道德与精神,那么就更难填补现代人的心灵空虚。

物欲人心就如同氾滥的流水,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世上人都为名与利奔走匆忙,无法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说起来,这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如何让这颗心安定下来。纵使有些人拥有功名利禄、事业得意,权势地位都俱全了,就表面上看来,似乎足以安心;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时常会感到忧虑困惑,有些烦恼苦闷实在无法轻易化解。这些都是因为人们无法将障碍自我内心清明的部分看得清楚,又或看清楚了,却无法下手处理,是以内心总觉得难以恬适、泰然。

再细细去检讨:人们的精神,时常受到外在事物所牵引;人们的本性,时常会因为积习难改而产生变化;人们的本心,时常会被执著的知识与智慧所蒙蔽。就算能静下心来,看到内心最深处的角落,也是一片模糊、徬徨,以为看清楚了,却又不明白为何如此。所有这一切的原由,都是因为你的内心无法安定下来,也找不到方法让内心安定下来。

我们最真纯的良知、能与整体相契应的本心和本性,这是我们体内精气神的源头,它本来就不该有丝毫的混乱与滞碍。存在混乱与滞碍、以及不存在混乱与滞碍,这就是人们常说浊重与清轻、迷惘与觉悟、欲望与理性──之间那么一点微小的差别啊。《真经》里说:‘善与恶由此相异,神与人由此分界。佛与鬼、仙与邪的分别,就是生于最内在的部分、最隐密微小的地方。’也就是指我们心念微动的那一瞬间。所以,能够真正做到在独处时,行为思想都能一丝不苟的人,

他们不会自我欺骗,
他们不会自我宽恕,

在日常生活时,他们不会草率随便、松懈怠慢。这样的人,他们懂得把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尽到自我的本份,自然地,他们也就能得到身心的安顿,精神与志向都能够有所依归。

上天所降下的点点生灵,原本于内心之中就存在那恒存不灭的真理至性。什么是上天赋与的使命?只要你诚挚地扣问内心的主宰,那虚无空间中的灵明本性,你就能够猛然醒悟、做自己的主人,心中一片清楚明白、不再散慢。在此时,你便能:

了然来自原头的良知与良能,
充盈祖炁于身而与大体同在,
保全来自原头的本心与本性,
将纯粹至善的力量发扬世间。

在此时,你的内在心念与外在行为合为一体,又都成为大整体的一部分,再没有任何混乱与滞碍;你的言语与行为都合于大道,不再有任何的过失与错误。这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做人处事之道,却也是最精深、最奥妙、最真纯、最伟大的白阳大道之理。白阳大道的修子们,一定要以诚挚之心来了解大道,并且有恒心毅力地持续修行;在旁人看不到、听不到之处,更要小心谨慎地保守自我的本心,惕厉自我的言行,让自己每一天都能有所进步。以身心存守着大道,用大道来涵养自己,让自己与大整体完满合一,尽了自我天赋的使命──如此,才能够体现“仁”的德行、聚合“义”的精神,而将内心安顿在至善的境地;有决心、有勇气、有魄力、有毅力,实实在在地在德行上日日进步。希望白阳大道的修子们,都能好好地体会、认识大道,进而在身心安顿之路上彻底验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