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ArticleT

模板:ArticleT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在2009年3月1日 (日) 14:24由David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Our life is a clock 作者:作者名字, 日期:2014年12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Our life is a clock, spun from when we are born


The start of our life, is the start of the clock


Some have large batteries, others, not


But we all get the same clock, but customized to our likes.


Black, small, white large, brown, medium.


But inside, it is all the same.


Our machine is brought to life, with fluttering particles.


We have emotions, thoughts and our own rights.


The way we spend our lives, could make unforgettable clocks,


We could have well working machines, or not.


We will never ..→


白陽興運大道為宗 作者:鄭宏志, 日期:2013年12月2日, 題類:白陽園地

白陽興運大道為宗

作者: 鄭宏志


人之初始,呱呱墜地, 質樸純真,了無機心, 唯以靈真,

觸碰凡世, 腹餓哺乳,解便隨時, 啼哭有因,手舞足蹈,

有母為大,及至成長, 進食有擇,排泄有控, 學技有能,

肇於家庭, 融入社會,建構人倫, 六親互動,父母師長,

兄弟姊妹,朋友同儕, 爭競拼搏,恩怨情仇, 偽念偽行,

塵染益深, 知識増長,自負自義, 心硬如石,財富累積,

為� ..→


全國徵文比賽徵文選集2011-2012 作者:作者名字, 日期:2013年1月22日, 題類:白陽園地

感謝各位參與者,本選集以PDF型式呈現,讀者可依年份下載。


2011徵文選集

2012徵文選集


正大方圓 作者:葉先良同修, 日期:2012年10月7日, 題類:白陽園地
先天能量後天顯
至正至大無範疇
至方至圓無界定
真靈靈能至清純
正大方圓無時空
陰陽紅塵走一遭
好似無生天地間
時空不存過一生
靈能歸原不生化

一、正大 - 源自於本然

二、方圓 - 生活於陰陽

三、正大方圓 - 靈能顯


一、正大 - 源自於本然

「正」與「大」
是源自於本然,
無始動能在相界的
諸多顯象之一。

正:

正之又正,至正無方,亦無時空,至清至純,至純無無,無無動能,
能量無窮,生化之原,化生大空,浩瀚宇宙,日月星辰,運行有序。
無無動能,無始極化,無終感� ..→

2011美國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中文徵文比賽入選作者 作者:作者名字, 日期:2012年1月31日, 題類:白陽園地


感謝各位參與者,本選集以PDF型式呈現。


《徵文選集》 File:2011美國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中文徵文比賽入選作者與文章.pdf


《徵文選集》 File:放任與嚴管.pdf


全國徵文比賽徵文選集2008-2010 作者:作者名字, 日期:2011年9月20日, 題類:白陽園地


感謝各位參與者,本選集以PDF型式呈現,讀者可依年份下載。


《徵文選集》序 File:徵文選集2010-序.pdf

《徵文選集2008》 File:2008徵文選集.pdf

《徵文選集2009》 File:2009徵文選集.pdf

《徵文選集2010》 File:徵文選集2010.pdf


作者:何詩潔同修, 日期:2010年1月4日, 題類:白陽園地

作者:何詩潔同修


我在喝飲料的時候,突然在瓶身上看見這一個字:「潤」。

人,要如何體現這一個字的生活呢?我們該如何掌握潤的本質呢?


油而不膩、滋而不澀、甘而不蜜。在飲食中,現在十分流行清淡而均衡的餐點,務求最適合人體吸收的「完食」,而在生活上,我們是否也「完食」了呢?我們該從何著手,才能使生活也潤暢?


你說常保心情開朗、少欲少念,可這道理大家 ..→


全國徵文比賽徵文選集2008-2009 作者:作者名字, 日期:2009年8月25日, 題類:白陽園地


《徵文選集》 序

  今年(2009年)財團法人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青年日報、國防大學政戰學院與台北蓬萊扶輪社共同舉辦之全國徵文比賽,已順利邁入第八屆,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共襄盛舉。第七屆徵文比賽的題目為: 社會組《人生旅途》、國軍組《推展全民國防之我見》、大專組《理想社會》與高中組《老師》等,有將近七、八百件參賽作品;而本屆徵文比賽題目則分為:社會組《和� ..→


熄燈論 作者:邱文昊同修, 日期:2009年5月7日, 題類:白陽園地

作者:邱文昊

   彰化市南郭國小

   五年11班


伊甸之園,若仙境。

貪欲之念,不可拔。

貪和人心,同生共死。

追無心,便有為。

放有為如放沙,則無為。

人生在有無人心。

人心之念起貪念。

人心不可除,除,非人。

人非自生自滅,為人之父母、師長、親友等成全也。

若棄之,悲哀矣。

人之福報,乃前世、今世之因。

因果為人心之創。

前世為畜,若修得,下世為人� ..→


思母夜懷 作者:邱垂澤同修, 日期:2009年5月6日, 題類:白陽園地

時光流金 迴旋如木馬眩麗

我在一方 忽上忽下快舞

一方的你 笑顏春麗如花

追逐背後 是誰

啊 模糊光影中

容顏已忘 心情已老


數不清 轉啊 轉啊 轉以後

是否 仍然記得

曾經攜手紅塵躍下

而紅塵早已分開你我


悄悄 浮現

殘紅笑靨

是娘親初次溫暖擁抱

滴答在紙上 熟悉的陌生

回神時 現實依舊


悲傷啊

歡樂啊

轉眼間離合

在我闔上眼剎那

溶散成無 遙遙遠遠

涕泣 ..→


97年秋季研修會有感 作者:蔡全易同修, 日期:2009年4月29日, 題類:白陽園地

修 大道的無為精神
是效法天地無取無求、長養萬物的無私奉獻,
也是至高無上的人類,始內省、自我修正的開始。
修道,向內修,不向外求。

個人以為
修習大道之白陽大道同修也好,芽社社員也好,
都是體現無為精神的榜樣。
事物本無關對與錯,
重點是─
如何放棄個人的私心,以達大整體之完成。
遇事,
先檢討自己,而非檢討別人。
不騙別 ..→


人子 作者:蔡全易同修, 日期:2009年4月29日, 題類:白陽園地

壹、『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先賢為中國田園詩人,亦為曠世大文豪。曾為晉代彭澤令,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自解印綬,返歸田園。陶先賢為修道之士,亦為見性之君子,所著歸去來辭,已能謂道之深義,明昊天之至理。即刻回頭,醒悟迷津,力求復其初心,復其本善,循天理以行正軌。自性明光,修養人之道,本善之德。莫任由心田荒蕪,迷於名利、情愛,自陷千劫� ..→


智(4~6)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既靜矣,則:

慧光朗然,照徹古今;

山河大地,一時現前;

窮際三界,遍照十方。

此即知也,此即智也。


這是智慧花開之景象,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沒有時間的束縛,沒有空間的限制。

故:古今只在當下,十方就在眼前。

它是一個『整體』的境界。

此種境界,不是有心求,不是無心得。

它如植物花開,

如昆蟲化蝶,

如溪水流進了大海,

如白雲融入了藍天。

就� ..→


何必言修? 作者:蔡全易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Why do practitioners practice? 英譯者 Peter Chang


隨著丁亥年春季研習會結束,農曆新年假期也進入尾聲了!回想三日研習會跟隨爺爺膝前,與遙遠過往即緣份匪淺的同修們齊聚一堂,共同聆聽上天傳遞的福音。是何等殊榮?!古聖仙佛總願意臨壇訓勉,感謝上天厚愛!每每於行走的之道路上有所差池時,總能適時給予教導,給予惕勵,讓修子們知道這一路上並不孤單。我像個漂泊已久,此刻終於歸 ..→


【白陽心】福禍無常與知天命 作者:談遠平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時間真是過的快,轉眼間發生在前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南亞海嘯已經一年多了,一年來,物換星移,人士又有多少滄桑,世局又有多少變化,但是南亞海嘯對我們造成的震撼,卻久久不能平息。


南亞海嘯之所以讓我們記憶深刻,一是死亡人數高達二十萬人以上,想到那麼多人在同一時間死於驚恐,這真可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悲劇。如果說這些死難者有靈,那麼發生災難之地,應該是充� ..→


【白陽心】白陽之處世之道 作者:邱伯浩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陳摶以圓為基礎,在圓之中畫出雙曲線。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繁衍相生,生滅互長。茲為太極圖說。太極影響中國甚廣解久,再再影響你我週遭生活。


在大道中,太極為無極的衍化,白陽老人曰:「無無生無無不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佛曰:「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即生即死,即死即生」,環環相扣,人生道理就從這裡交會而生。


佛經上阿修羅王� ..→


【白陽行】勤練達摩神功的心得分享 作者:湯盛然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一、前言

憶我自進入白陽大道院後,能有機緣的開始勤練達摩神功,算算時至今日不覺也有兩年半了,雖不能說數年如一日,但確實地從未間斷過幾乎天天勤練,經過這些日子以來,收穫良多,也頗有一些心得,在此斗膽的提出一些心得和想法與各位同修分享,也請指正為盼。

  自小時候的我就是個藥罐子、針筒子,常生大病住醫院,未滿周歲就挨了一刀,所以媽媽怕我活不了才又生了 ..→


月亮的故事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在月亮上留下足跡的

是古時候的嫦娥

現代的阿姆斯壯

如今

嫦娥常住廣寒

阿姆斯壯卻回到了多情的故鄉


不知什麼時候

月亮偷偷地溜進了水裡

害得李白隨她而去

留下了多愁善感的老弟(杜甫)

望月而返

他們兩位難兄難弟

追月追到了大明山

才發現此地的月亮

比他們故鄉的更亮更圓


淒美的愛情故事

總是牽縈著人心

一道彩虹

挑起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情

一首長恨歌

寫盡了唐 ..→


戊子年春季研修會記實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壹、序幕開啟

二00八年二月九日,也就是戊子年一月初三日,來自海內外的白陽同修合計二百三十人,在大明山上「天地見證堂」中,舉行為期三天的春季研修會。由於寒流來襲,氣溫偏低,全山煙霧瀰漫,但絲毫未減低大夥兒參與研修會的心,上午八點半,在春節的恭喜祝福聲中,報到完畢,由引導人員引導大家分別就坐,先由梁老師宣布研修會中所應注意之事項,接著請白陽老人宣布研 ..→


經典之外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經典之外 - 曾登輝 一、什麼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1、修行是解粘去縛、遣執。

  解粘去縛是丟掉一切本來就沒有的包袱,遣執是遣開一切的執著,包括時間、空間、自我。

2、修行沒有目的,一有目的則落入有為、有求之中。

  求福、求壽、求平安是目的,求成仙、成佛、成道是目的,求內心的平靜、自在與喜悅是目的,求與整體契合是目的。所以說不管外在的求,或是內� ..→


別了 阿根廷的朋友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機場

是相逢的地方

也是分別的場所

看著你們使勁地揮著雙手

眼角泛著淚珠

我也知道該說再見的時刻

但顫抖的嘴角

卻什麼也說不出

我不由得揮揮手

揮出了心中無限的別意


朋友們 再見了

今日一別

何時再聚

但你我內心之中皆已坦然清楚

我們的心 早已相連

彼此更迸出了白陽的亮光


十多天的相處

大家剖心相敘

我知道你們

並不需要了解太多的道理

而是內在純真心靈的共振

..→  

智慧 作者:王啟芬同修, 日期:2009年4月18日, 題類:白陽園地

智慧

 絕對的真理,並不是用語言或文字所能傳達。因為它是超越人類有限心靈的領悟。雖然如此,我們仍然必須使用語言或文字來解釋,惟有如此方能有助諸位領悟其中所涵蘊的真義。

 大自然是個偉大心靈。它以寧靜無言,又以安祥的姿態,而在整個空間時間內,每一個角落裡,都會有意無意地展現出許多不是人的腦力所能吸收的智慧。這種智慧會在任何東西中出現,或一閃即逝,有時 ..→


人(講義) 作者:王啟芬同修, 日期:2009年3月3日, 題類:白陽園地

前言

  在某次芽社讀書會,我提出了以下這個問題:我們是否已準備好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還是已經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呢?

  關於「身而為人」這件事,或許我們都曾經思索過;但是說到「認識自己」,卻只有少數人能夠充分理解自己,更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說,自己已全然成為自我意志的主人,不受任何人、事、物的牽絆,也沒有絲毫的掛礙,而是一個完整、獨立、自由� ..→


淺化《偶成》 作者:王啟芬同修, 日期:2009年3月3日, 題類:白陽園地

偶成 宋.程顥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蘅塘退士.釋義
言清閒無事,而從容臥起之時,東方之日已紅矣,靜觀萬物,而思得於心,佳景四時興,與人同適,道體之大,天地形影,風雲變態,無所不至,莫有不通,處富貴而不淫,安貧賤而自 ..→


何謂白陽修子 作者:王啟芬同修, 日期:2009年3月3日, 題類:白陽園地

壹、生而為人,所為為何?

  自然之道是白陽大道的顯象。在自然之道的循環顯象裡,四季不斷交接,它們遷變、遞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生不息的生、化、返之顯象裡,中有一理、一炁流行,從來沒有絲毫改變。正如人們在寒冷時加衣、炎熱時減衣,但人們不會因為加衣或減衣就改變了身份;我們白陽修子隨順自然之道遷變,而白陽大道的精神何嘗有絲毫改變?

  在變化� ..→


白陽道究竟淺釋 作者:王啟芬同修, 日期:2009年3月3日, 題類:白陽園地

  白陽大道的精神,以及其原理、哲學,與其中隱藏含蘊的深義,的確可以說是這個天地間的究竟真理。但是若談到白陽大道的修行,實際上卻沒有修行的究竟可言,如果在修行上探討究竟,那麼依我個人淺見,應當只是還復「人的本然」罷了。

  天地間一切有形相與無形相的事物都是祖炁的分衍,「祖炁」這兩個字,是白陽老人用來代稱一切萬有的本來原頭。是以回觀我們的本來面目 ..→


【白陽行】修身養性對我的一些體認 作者:梁瑞禎, 日期:2009年3月3日, 題類:白陽園地

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僅只是為求生存嗎?而在世上也活了好幾十年了,知足了嗎?在我的實際經驗中,我想大都有共同的體驗,那就是,並不如我們想像般那樣的可愛。我們降臨來到人世間,這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煩惱和不如意壓力與痛苦。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如此,人活了這麼久真的還不夠,也不知足。

如果你清晨早起一點的話,到公園附近可活動的場所去走走看看,你會發現有許多人在那裡做各式各樣的氣功和運動,那些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我想一方面他們有空和時間,但大多數的年� ..→


我與非我 作者:白陽老人, 日期:2009年2月19日, 題類:白陽園地

 所謂「我」之我者.乃指有形像存在之事實.以事實存在之我謂之為我.而是實相也。

 所謂「非我」之我者.乃指無形像不存在我之事實.謂之為非我.然亦是為我之實相也

 諸位同修或問.不存在事實之我.何以可謂之我乎?是即不存在之我言之.所謂不存在之我者.即「識我」是也。故曰:  存在之我乃指而有形像之我者也。  非我之我乃指不具形像之識我也。

 至於「我� ..→


智(1~3) 作者:曾登輝同修, 日期:2009年2月12日, 題類:白陽園地

智者知也。 知人、知事、知物者,外也;知己者,內也。 知外者,外求也;知內者,內修也。 外求為俗智,內修為聖智。 達者為俗脫俗,為道遣道。 故無俗聖之分也。

「向前看」是人類從小就學習來的觀念。有人說只有向前看,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彩虹象徵理想、夢、目標。從小開始,老師就要我們立定志向,朝著自己立定的目標前進。「我的志願」不知大家已寫過多少遍,有些人的志願也許不盡相同,但總算立定了目標。 老師又說,人沒有目標就好像無根的浮萍,隨波漂浮。孔老夫子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