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中文徵文比賽社會組得獎文章2009

美國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中文徵文比賽社會組得獎文章2009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目錄

第一名

題目:愛與家庭

作者: 范芳達


愛與家庭

(關於當前經濟危機的我見)



今天的媒體吸引了各種壞消息,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衰退的壞消息卻揮之不去。在這高失業率,低信心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會問:為什麼?答案其實並不難找到。我儘力去理解那些周轉于白宮和國會之間的最新提案,反對和支持各項有關政策的方案和意見,以及這個繁榮的國家為什麼突然發現了自己已深陷在可怕的金融困境中。儘管在忙亂中專家們作出了各種解釋,有的叫人困惑,有的叫人明白,經濟學對我仍然是一門神秘的學科。儘管如此,在考查了諸多事實,儘力了解了一些經濟體系的理論之後,看來造成今日狀況的原因仍是人性所至。這次的金融災難是管理不善和無誠信的副產品,而其根源則是貪婪。

孔子提倡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是人要」樂天知命」。這一教人接受自己的社會地位的勸導,實在不合時宜,現代人把處於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當成一種選擇,而未將其視為正常。在美國生活的諸多好處之一,就是這裡有豐富的資源和機會,生活可以很容易地變為富足。雄心和努力在這裏得到獎賞,可是當你靠消費他人來努力致富時,問題就來了。政治學者和經濟專家愛都說美國人「借錢成癮」,但是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人們只重眼前,不計後果,他們不去了解寅吃卯糧的生活方式不僅會傷害自己,更會傷害他們的親友。

太多的美國人喜歡及時行樂。大房子,大屏幕電視,四主菜晚餐。他們覺得晚些付賬很不錯,儘管他們的銀行帳戶入不敷出。當這種生活方式體現於商業和銀行業,盡多儘快地花費在期望和奢侈品上就成了理所當然,以至只要幾個道德破產的機構就可以引起很多他人破產。貪婪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為防止罪惡必須要遵循道德。家庭的本質不僅是鼓勵和養育,還有抑制與訓導。家庭有教育的責任,不僅要教常理,也要教道德,禮儀。可是當家庭本身不以教育為己任,問題就出現了。太多的父母只追求奢侈的現在,卻忘掉了未來,太多的兒女們忘掉了工作應先於享樂。不管年紀如何,只要你允許自私,物質的富足和向上爬的渴望就帶領你偏離父母或兒女之道,貪婪和自私便逐漸控制住你。從這裏開始,家庭就變得愈來愈不重要,等到家庭分裂,同樣培育自我約束的美德也變得無關緊要了。總之,當家庭對個人變得不再重要時,樹立榜樣,避免自我膨脹也不再重要了。

現實是無情的,只要看看報紙和晚間新聞上的統計數字就知道。離婚頻頻發生,孩子們被從一家送到又一家。由此看來,金融危機是長期排斥家庭價值觀的結果。在這種沒有親情維繫、沒有家庭作緩衝和提醒外部危險的環境之下,關係疏離使人容易產生出貪婪和野心。不注意到家庭價值,造成了即使預知某些行為的不良後果,也無法阻止其發生。家庭總是金融危機的第一個受害者。

很遺憾,金融危機不僅是由貪婪造成,它進一步引起詐欺。當經濟蕭條來臨,刑事犯罪就增長。不僅暴力型的搶劫增加,智能型犯罪如:網路犯罪,身份盜竊等也在增加。還有人利用大眾的需求,用詭計陰謀行騙。我就是一個騙局的受害者。當我即將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生,在網上找住房。通過電郵我找到一處不錯的公寓,房主要求我先通過西聯付三個月房租,然後鑰匙就會寄給我。因為那個和我通電話的人也顯得和我一樣怕房客不付租金,而她又是通過一個叫 Rent.com的知名網站出租房屋,所以我覺得她的要求是合理的,就把錢寄給了她。結果是錢寄去了,鑰匙卻寄不來。在 Rent.com 的網頁上我發現他們根本不參与金錢交易。我就這樣被騙了。

事出之後,我非常生氣。我氣我的輕信,也氣那騙去我辛勤勞動所得的人。此時此刻,家庭就顯得很重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過分自怨自哀,認為世人都虧欠了我,導致憤怒和貪婪的散播。我沒有被這些情緒所左右,是因為家庭的關愛。我的父母非常同情我,我的姨父姨母儘力請朋友幫我找房子,他們給我安慰,忠告和非常多的關愛。他們給我信心使我能繼續下去,使我的故事能有個好的結局。我終於在一個很好的地區找到了價錢合理的住房,但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我周圍有這麼多的支持者 。

從我自己的故事,我看到了解決金融危機的一條途徑。既然金融危機的成因之一是極端的顧自己,不顧社會大眾,那麼就從自己開始吧,只是你必須充分了解你該做什麼。幫助一個人清楚知道他的行動可能產生什麼後果,他的家人和朋友就很重要了。如此伸出援手,幫助他人的願望就會成長。儘管很多政客說了不少拯救經濟的偉大計劃,但一切都要從個人開始。已經養成的不計後果的行為習慣必須以自我節制來代替。家長和子女必須同心協力,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改變壞習慣。

不管怎樣看,家庭都是成功的最大動力。作為一個生在美國,具有兩種文化傳承的中國女孩,一個很大的長處就是可以通過我父母的經歷和教訓來觀察和理解美國文化。我確實也看到他們為改變家庭的命運而表現出的無私和努力。

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國家使我謙卑。我的家庭故事對中國移民來說也並不新鮮。我的父母在文革結束之後來美國讀研究所,當時他們沒有錢,英語水平也很有限。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之後,經濟和語言只不過是眾多挑戰中的小障礙。他們通過堅持不懈的辛苦工作,終於學業有成。我父親獲得了化學博士學位,母親獲得了國際事務碩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並成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一員。這一切都來之不易,讓他們成功的動力就是要為下一代 — 我和妹妹建立一個福足而安全的家。

我父母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並把這些優點帶來美國-這美麗的國度。美國對新事物總是一視同仁,這一特點可以使你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產生奇迹。但有些人拋棄了傳統美德去追求幸福,那麼當他們迷失在自己的慾望中時,自由就變成了陷阱。另一方面,中國文化注重傳統,人們的關係相對接近,道德的聯繫以血緣為主。但是,過分注重傳統又會限制個人改變現狀的自由,限制他們在心智和精神方面的進步。美國人更愛冒險,更喜歡獨自闖蕩,但中國的家庭觀亦有其地位。

統中國價值觀像節儉,中庸,耐心和堅韌,自然體現在我父母的成功上。家庭灌輸了很多這種價值觀給我。使我記憶深刻的是,家庭為這些美德成長的原動力。美國高度重視個人,中國文化喜歡家庭本位,強調溫和節制,負責任的生活方式。綜合兩種價值觀,我的父母使我明白,個人不必為家庭而消滅自我,但亦不可忽視個人的自私行為在家庭中造成的連鎖反應。

但願這次的金融海嘯使美國儘快接受教訓。儘管危機令人已沒有選擇,但也帶來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個人節制。沒人喜歡災難,但災難讓人反省。這是我們該清醒的歷史時刻,我們該反思過去的錯誤並吸取教訓。誘惑少了,跟朋友家人在一起受啟發的機會就多了。這次危機給很多人一個機會,使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決定造成的惡果,並迫使他回到他所愛的人們中,發現自己的父母、子女才是最寶貴的。

我已發覺了,盡我所能地尊重父母所帶來的許多好處。毫無疑問﹐遵從他們的要求﹐會常常更新我的中文能力。當我在小學和中學時﹐有很重的課業負擔﹐很難考慮去應付更多的課外學習。但是過了這些年之後﹐能再次撿起中文﹐也不無好處。我不僅僅學到普通話簡潔的語感節奏,也需要了解一些詞句的用法。有三個我特別喜歡的、用來表達愛的詞,也正好適用於今天主題:愛情(romantic love)、友情(friendship)和親情(kinship)。一切關係從親情開始,幼兒最先認識的人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從這個關係中,我們可以發展出大量好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也從中學習到愛的純正形態。

愛似乎和經濟問題的討論無關,但它是一切美德的主體。這些美德可以滋養我們的靈性、健康、社會關係和財務狀況。一個均衡的生命,可以自然地發展出明辨是非、慷慨、謹慎、同情心和饒恕等方面的品性。

當我在孩童期,培訓品德並非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我有一件事我做了:就是愛父母並且要討他們開心。他們的愛使得我樂意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勇往直前,敢於承擔風險,因爲永遠有家庭做我的後盾。愛的理念使得我有信心和安全感,也幫助我小心思考,作出決定,特別是在金錢方面。我的確有過失誤,但是有愛為後盾我願意再試一次。因爲愛使我了解到:責備不是令人卻步,不管是屈服於經濟壓力、或者產生破壞的傾向等,都是不被接受的。

聖經最好地解釋了什麼是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愛本身就是美德,家庭的使命就是給予愛。對不夠注重家庭的美國現代文化而言,為幫助我們這代人所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意味著將來豐盛的獎賞,其中最大的獎賞,就是那不斷更新成長的愛。


第二名從缺

第三名

題目:金融危機的我見

作者: 蕭偉成


經融危機的我見


相信最近這幾個月,各位可以從各個報章雜誌看要有關於經融危機的報導。這一次的經融危機,根據多位權威經濟學者;是僅次於1930 大蕭條以來,影響層面做廣,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政府採取各種相關政策以減少經融損失;為了遏止影響擴大,國際間的經濟合作也展開。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相互協助,在有能力的範圍內減少損失,以及溝通未來要如何從蕭條中復甦成長。也訂立相關法規, 實事求是,面對問題,減少未來發生這類危機的機會。

美國自前幾年的次級房貸風暴,已經有諸多的跡象顯示基濟體制的諸多問題。例如逃漏稅問題,股市泡沫化問題,負債投資。這些問題由點連成線,由線連成面, 最後慢慢醞釀成為這一次危機的臨界,最後在先由戰爭產生的國庫負債造成連鎖反應。由大型金融機構繳交不出貸款,到銀行破產,到最後連民眾的積蓄都無法保障。當然的,造成這一次經濟危機的原因非常多,而且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太多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相當於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完的。看到政府採取很多的救濟措施,也有開放了很多的福利,大家都迫切的希望能解決問題。但是就於美國的經融架構,究竟是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呢?答案可能可以追溯到民眾的理財方式,以及這些金融業者,這些企業,這些經濟上位於導領地位人們的想法;甚至歸咎至人的私心,或虛榮心。這可能是這一切問題最根本的原因。

有一次與一個美國朋友聊天,他提到了一個論點很有意思。他過去是微軟的軟體工程師,現在已退休,只有偶而接一些軟體設計的工作。他就對我說,很現實的問題:一個人的穿著品牌,開的車,去的超市,吃的東西,代表了不同的收入水準。據他所言,他屬下的秘書和工作人員和他比起來,就可以感覺到到相當的差異。他的部屬開福特上班,他有能力開BMW上班;他的部屬到Safeway 日常生活用品,他到 Trader Joe。而他跟他的上司比較起來,又是另外一種高度。但是很多的同事,在得到晉升以後,便覺得取得」新位階」所該有的生活水準是理所當然。而在美國,生活的品質,是與投入的金錢成正比;在加上貸款的便利性,這些剛擁有較高經濟能力的同事就會投入更多金錢提升生活的品質。而這樣的提升,原本不是問題。但問題就出在於,太多人把有限的金錢,負債投資,造成以債養債的風氣和惡性循環。再加上市場的經濟炒作,很多的業者和企業,炒作股票,炒作房地產;造成物質超越他們本身因該有的價值。所以當物價或所謂基礎工業原料上產生些微的物價變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有可能造成如同蝴蝶效應般的災難性後果。在這一次的衝擊,很多人多年的存款和投資心血都盡付流水。 很多人在因為銀行倒閉而沒有聯邦的救濟保險,所以的存款與退休金都在一夜間飛灰煙滅。也有很多人投資多年的股票,因為股市」崩盤」而血本無歸。而我上述的這一位微軟的退休工程師,就是因為這一次的金融危機,使他所有的股票投資付諸流水,而現在必須以程式設計教學來維持生計。但他是少數運氣不錯還找的到工作的。剩下還有數以萬計的勞工因為這一次經融危機被裁員,因而失業,只能藉由政府的緊急貸款維持生計。更有無數的失業人口,因為這一次的危機而使他們的情況雪上加霜。用句一位被裁員的朋友的話:等待再一次的僱用如同等待奇蹟。而當災難發生時,美國政府的救濟紓困金要進行市場紓困的同時,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居然先將其中的百分之十是先分紅給華爾街的交易市場人員。這樣的」紓困」似乎有點不太體恤民情。

換另外一個角度而言,難道只有金融機構和政府要負責嗎?倒也未必,就依上述所論,如果每一個投資者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審慎規劃,並訂出損管機制,並且避免負債投資,是否會使的對於生活上的衝擊減少?這其實也是個未定數,畢竟這些經濟上面的變因太多,不可能考慮的面面俱到。但是,人理當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生活上的態度,來避免下一次的危機;或者是在下一次的危機發生時,減輕個人的損失。當然,理財的態度需要改變以外,心態更是重要。如果今天一個人可以不以外在表徵的一切來看待自己,也不需要有著太過奢華的生活型態;如果一個人能夠以勤儉持家,投資以能力範圍合理為準則,這些大時代下的無奈,就有機會減少。但是,在大環境下,很多的考量,很多的決定,周遭的影響,世俗的牽絆,紅塵的誘惑,都是一種變因。在面對重大的投資決定時,大環境下的影響幾乎成為主宰;人似乎遺忘了自我本身的那一種自知之明與智慧。別人有的東西我也因該要, 別人不用的東西我也不因該用。但是,是他人替自己作主?還是社會替自己做主?還是追本溯源,因該是自己替自己做出對於自己最小傷害的決定才是呀?追求良好的生活本質上不是罪惡,但是讓自己因為追求事俗名利的同時,卻危及了自己原本該有的生活型態而導致最後破產,甚至萬劫不復境地,就不是追求良好進步的初衷了。

當然的,以人而言,心態上的轉變需要時間。而很多人在經過這樣的波折動盪,要以理性的態度思考也很困難。但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是以過去所犯的錯誤為藍本,教育我們的子女,忠告我們的親朋好友;以嚴密理性思考,作為判斷事情的準則,切莫盲從於是俗名利的主流。要能夠以自我認知作出較為客觀的判斷,並且做出有利於家庭子女和周遭人的決定,才能慢慢的走出這一次危機的陰影,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挫斷足脛處再站起來,重新找回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




高中組第一名

2009年美國白陽大道教育基金會中文徵文比賽高中組得獎文章.

部份青少年大專組參與作者以英文起草,由父母一起協作譯成中文。文章寄出時附中英文原作。文章評審以中文爲主。 作者:陳允晶


題目:我的成長和我的父母親

我的成長和我的父母親


在時光流逝的過程中 ﹐父母親與子女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且彼此的距離也越來越大﹐無論時光多寶貴﹐從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庭訓到伶聽往日發生的種種經歷已似乎成為孩童心智中遙遠以前的事了﹐任何寸段的光陰都是珍貴的。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得天獨厚﹐居然最有機會在父母的親情中得以學到並且看到他們過去所經歷的是如何的造就成他們的今日之所成﹐也都一一反映在我的身上。

生長在這個華人稀少的美國小鎮﹐ 一年之中我們家過兩個最大的中國節:一是中秋節;一是農曆新年。每逢佳節來臨之前﹐我總是興奮的期待﹐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中總備有豐富的應景食品 — 如月餅﹑年糕﹑和種種祭祀祖先的水果。每當過節的晚上﹐ 爸媽會要我開開每一個房間的燈盞;洗清祭果﹔全家人並在晚飯前向祖先上香祭拜磕頭。然後在非常祥和的氣氛中我們一起團坐在餐桌前有說有笑地享用佳餚。當此時分﹐也是爸媽最愛講述過去他們在台灣是如何慶祝這個節的﹐更少不了提到這個節日的來源–爸媽的講話的聲音是沉穩的﹐講述他們奮鬥的經歷﹐有成功的 也有不幸的歷練﹐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思鄉的情懷。聽了他們的童年就仿彿我也身臨其境,同時也從我自己文化的角度去思索我的自我。在現今的社會中尋找固有的道德愈見困難﹐年輕人不再知道「尊敬」的真義﹐加上科技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把家庭生活的理想蒙上了一層陰影。而當我父母說到古中國和他們的過去﹐與今日之所成﹐他們的內心和態度充滿了更深的尊敬和重視。這也是父母常說的「飲水思源」。

打從我能拿東西開始﹐每逢佳節﹐我就參與了準備佳餚的行列。我是媽媽的特別助理 —吸塵佈新﹑切洗青菜﹑拿薑拍蒜﹑ 和端菜擺餐具等等。這些準備工作是全天候卻也是我與媽媽相處的特別時刻。媽媽會教我中國菜色香味的搭配和把愛心加入菜式的絕竅﹐爸爸也會偶爾加入提出建議﹐ 頓時廚房會溫度升高熱鬧非凡。媽媽為家人的烹調雖然一如往常﹐但更重要的意義還是在佳節的慶祝。尤其經多年來從小時候的工作到來美國之後﹐我相信媽媽一向認為做一頓飯絕不是件單純的事。當全家圍坐在一個桌子享用媽媽由愛心準備的豐盛餐食﹐再再提醒了我們要對既定的生活目標不斷地﹑有恆地努力﹐就宛如媽媽天天為家人烹調作飯一般重要。

除了民以食為天之外﹐我的生活其他方面﹐主要在學校的課業。我是明年的應屆畢業生﹐今年秋季就要申請大學﹐並作完成進大學的準備﹐這些令高中課程變得簡單而且次要。然而總體來說﹐我的高中歷程算是最不傳統的了。從六年級的數學跳級到七年級的榮譽班起﹐到在家附近的一所不錯的大學修物理和微積分課。我選定要走數學和科學的目標。有了這個努力方向﹐我強迫自己面對所作的決定負責任﹐以致喪失了好些同學的友誼﹐並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迫使自己成熟些。我自認是個外向的女孩﹐我能與任何年紀的人相處﹐但當我不再上高中課而遠離那群相處了十年的同學﹐心中仍感到一片空虛。友情雖在﹐但連最了解我的朋友也不再支持我對未來的努力。他們的生活不再周旋在我身邊﹔我也不再周旋在他們身邊。父母親是這樣教我的﹐每個人的生長過程是不一樣的﹐去認知和接受它的痛苦也會不一樣。直到高二的第二學期我才體會他們的意思。即使同學都離我遠去﹐唯有父母仍會鼓舞我向我的目標和興趣去努力。也瞭解到在我們成長為大人之前與之後﹐他們給予我這麼多的照顧是多麼地重要啊!他們求學的故事和告誡也提醒了我自己﹐我的內在潛力是不能由朋友或知識所左右和計量。然而﹐我會應用所學得的知識和我的決心去幫助其他人。

居住在美國﹐我的父母已學到許多東西﹐但他們絕不會忘記他們的出處和文化。由了解我的歷史﹐我也將瞭解自己。父母和我一起說傳統或烹調的時光總是充滿了美好的記憶和經驗。這些經驗和點滴幫助我成為更好的女兒與個人。小自幾小時的準備工作和平時的教誨﹐加上當我犯錯或成功時他們以他們的方法所給予的支持﹐都是我成長的滋養。隨著我長大開始我自己的人生旅程時﹐這些珍貴的時刻也變得越少了﹐但是﹐父母的鼓勵和教導所付予我豐厚的親情與支持‧我雖尚不知未來﹐但我知道如何去肯定自我﹐探討新的真實世界。





高中組第二名

作者:Justine 蕭

題目:我和我的家人

我和我的家人

家人在我心目中,比朋友都來的重要. 家人的影響會改變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價值觀,以及個性都來自家人,家人交給我們的傳統和經驗讓我們成為一個更有道德和品德的人. 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的付出,絕對是超乎我們想像的. 我們也許在我們結婚生子前都不會了解.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跟家人一起去交遊,因為平常爸爸媽媽都很忙加上我要上學,只有吃晚餐的時候可以在一起. 交遊的時候爸爸總是坐在駕駛坐跟我們聊天,媽媽則是坐在副駕駛坐聽我們講話,我和哥哥坐在後座的兩邊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一邊聊天. 平常在家裡, 大家都坐大家的事情, 很少這樣子聊天. 坐在車上的時候總不可能拿出電腦玩電腦收e-mail,也不可能寫功課.所以大家都可以心無旁騖的聊天.交遊的時候總是會在外面吃飯, 有時候在餐廳,有時後是自己帶著飯出門, 我喜歡大家坐在圓桌的感覺,因為這樣可以看的到每一個人, 有時候坐在長桌的的時候也就是在家裡的時候兩端的人都看不到彼此,所以大家都很安靜的吃飯, 像哥哥吃的比較快的吃完後馬上就去他房間了,而爸爸吃完後就開始看電視,因為大家都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可以休息當然不會放過機會. 交遊的時候,大家的心情都比較輕鬆,所以聊的話提也很輕鬆,讓大家都很開心.

隨著我的年齡的增長,和爸媽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 加上時代的不同,我們的想法有時後很不一樣,所以找好跟他們慢慢的溝通. 有時候要老一輩的人,馬上同意我們新新社會人的想法真的不容易.我相信爸媽也很努力的要榮入我們年輕人的生活和想法.我每次都很把握和他們講話聊天的時間,只少要讓他們知道我在忙都不會忘記他們. 我從小就部喜歡當公主,因為電視上的國王跟王后都沒有時間照顧公主,隨然有很多人為在公主身旁, 但是他們的愛絕對比不上父母的愛.公主有很多玩具有用不完的錢,但是他沒有要不完的愛,因為他的爸媽太忙了. 我覺得我很幸福,我也很滿足我現在的生活,雖然沒有跟爸媽住在一起,但是爸媽給我的愛我還是可以感覺的到.

平常我很喜歡跟同學出去玩,但是爸媽的時間比較難得,所以我常常拒絕朋友的邀約.我的朋友都很成全我,他們從來沒有生氣過,或是怪我比較重視家人不重視他們. 我的好朋友都知道家人是我的第一順位,當然朋友也很重要,但是大人的時間變數總是比我們年輕人多.現在不好好珍惜,只怕以後長大或老了會後悔. 所以現在做的每一件事和決定都很小心,深怕以後會後悔. 錯誤是可以改善的;而後悔是無法挽回的. 雖然我現在沒有賺錢的能力,但是我還是可以近我所能的孝順長輩,讓他們開心是最簡單的孝順出發點也單純. 在家裡,我最會逗我奶奶開心了,老人家要求的不多.老人家最需要的就是關心,盡量不要講些讓他們擔心的事情,這就是最好的孝順.




高中組第三名

作者:林迪

題目:回憶,回不去的記憶

回憶,回不去的記憶

桌上擺著需要家長簽字的文件,與爸爸的通話被電話那頭的他匆匆掛斷了。 他很忙, 忙到彼此生活在一個家裡,有時候卻幾天碰不上面。我時常會獃獃地問自己,到底是什麼時候起,我們一家三口的「旅遊團」,再也沒有集體啟程過了? 去的地方越來越多,越走越遠,卻始終追不回那段與父母在一起最喜悅的日子。

那時的我們沒有寬敞的房子,但我們有溫馨的公寓。我們沒有小車,但只要我們在一起, 走再多的路,坐再久的大巴也不會累。那時的爸爸只是一個小職員,媽媽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老師,我也只是個很單純的小孩。我只記得有一天,我被媽媽接回了家,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便在老師同學們的眼中「失蹤」了。我想那時的我,是個最最幸福的孩子。那段日子,同學們還在課堂里孜孜不倦地學習,我卻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小小的我也許不知道那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古堡或是那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有多少珍貴的意義, 但是一句句驚嘆和目不暇接的景象已經充斥了我的記憶。 沒有自己的車, 但是搭著跑路司機的貨車, 一邊聽著那帶著淳樸氣息的業餘講解,一邊看著兩個城市間那難得的自然景觀,不得不說那也是一種享受。 我們沒有太多的錢可以揮霍, 甚至有一次只是想見識一下高級酒店卻因為穿著太隨便而被工作人員委婉地請了出來。 但是我們卻嘗遍了路邊各種各樣的小吃,看遍那些街頭藝人們的傑作。見識到的新事物在接下來的好長一段時間里都回味無窮。

記得那是第一次到首都北京,天還沒有亮就被媽媽一股蠻力給從夢中拉了出來。模糊中我一邊抱怨著一邊被套上衣服。頭一天還期待得睡不著的天安門,故宮,長城,十三陵, 此時此刻在我腦海里都比不上好好地繼續睡覺。只是在人山人海中,被爸爸托在肩膀上的那一霎那,我徹底地醒了。天安門廣場原來有這麼大,升旗的隊伍真的像電視里看到的那樣整齊得難以置信。也許當時的我無法體會這樣的景象下有國旗護衛隊員們多少的淚水與汗水,但我知道,作為一個中國人,此時我由衷地驕傲了。很久很久以後當我回想起這段經歷, 才恍然發覺,其實爸爸媽媽為了讓我看得更清楚一點,他們自己似乎什麼都看不真切,只是奮力地踮著腳,努力伸著脖子張望,再費力地把肩上的我托得更高一些,然後和大家一起發自內心地唱了國歌。

天安門廣場上的風箏多得讓人眼花繚亂。蜈蚣,蝴蝶,龍……爸爸也給我買了一尾「紅金魚」。那是我們第一次放風箏,沒有任何經驗,更不懂什麼技巧。左顧右盼看著高手們一個個掌控自如,自己卻焦頭爛額。最後索性一家人配合著在廣場上瘋跑。我們的努力也換來了金魚飛上藍天的幾個瞬間, 只是沒過多久它又一頭栽倒。有一次甚至摔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讓我在路邊急得快要掉眼淚,然後是爸爸趁著紅燈的空隙衝上去救出了金魚。也是很久很久以後我才忽然反映過來,其實那裡沒有人行橫道,那是多麼危險的一個舉動,而總是教育我無論如何都要遵守交通規則的爸爸卻為我冒了險。金魚沒壞,只是線斷了。在那以後它再也沒有飛上過藍天。在初中的一節風箏課上,當我再次拿起它的時候,發現它早已過時,設計也極其不科學。但是當我想起一家人興奮地在廣場上瘋跑只是單純地為了把它送上天的時候,眼眶卻有些濕了。

當年的北京「全聚德」雖然不如現在富麗堂皇,但也是氣派十足。在我們眼裡也算是奢侈品之一了。坐在大大的廳子里心情很是激動。在烤房前挑選了一隻小小的烤鴨,掛上寫了我名字的標籤。其他的小菜一個都沒敢點。廳子好大,烤鴨的味道好香,茶壺的嘴好長,服務員倒茶的技藝更是引人稱絕……

故宮,天壇,頤和園,公主墳……這些美麗的地方我都在那之後的語文課本里接觸到過, 每每課文里出現對它們的描寫和讚美,我都能體會得更加深刻,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在路過山東的時候,我們搭了一位跑路司機的大貨車。車上只有5個座位,車要連夜趕路,而我們一家人就只能輪流在後排的座位上睡覺。也許現在讓我過幾天那樣的日子我一定怨聲連連,但當我回憶起那段「插曲」,卻沒有一絲不好的印象。我們看到成片的果樹,成片的田野,聽見農民放聲歌唱。我們吃著簡單的盒飯,行駛過顛簸的公路,聽著司機說著運貨的辛苦。我們挽起褲管踏過小溪,在路過的一所鄉間小學里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第一次爬上了高高的爬桿。 我在火車上給大家唱歌,鄰座的叔叔教育他的兒子要像我一樣開朗大方。 在海邊的那個黃昏,在趕往附近漁民家的路上,我們一路撬著牡蠣,一路唱著歌。我們是一個旅遊團,一個只有三個人的,沒有詳細旅遊計劃的旅遊團。我們走過很多彎路,接觸過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們錯過船,錯過車,找不到過夜的旅館,但是互相照顧著,互相鼓勵著,受過的每一次挫折也都像鑲嵌在回憶里的寶石,閃閃發亮。

故事的後來,當我返回校園,繼續上課,老師同學問我去了哪的時候,我輕輕一笑, 一句:「家裡有點事。」 敷衍了所有。其實我很想大聲地告訴他們這些日子里我有多幸福,多快樂,但也許老師會生我的氣,同學會不相信我。我想再沒有像我這樣大胆的學生,哪怕那些我錯過的課程對我後來的學習似乎沒有任何影響。 我想再沒有像我父母這樣大胆的家長, 哪怕他們對我要求也十分嚴格,看不慣我偷懶貪玩。

再後來,爸爸升值成為部門領導,離開了這座小小的山城,去到了一個車水馬龍的大城市,媽媽也成為了一名高中骨幹教師,而我也成了忙碌的中學生了。爸爸媽媽因為出差,去過不少美麗的地方,而我也長大成熟,開始和朋友搭旅遊團去那些想去的旅遊勝地。我們乘飛機,開自己的車,有明確的旅遊線路,有安排好的飯店和旅館。可是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三人旅行團的故事也告一段落了。

接著我們離開了祖國,來到一個嶄新的環境。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兩國間來回忙碌,見面的日子越來越少,媽媽也忙著適應新的生活。日子翻天覆地,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也許我可以告訴自己,好好學習,好好努力,減輕父母的壓力,讓我們一家人再輕鬆地聚在一起。也許我們可以拿出一個假期,放下手頭的工作,搭著我們自己的「11路公交車」,遠離城市的喧囂,再到鄉間去踏青,去看細水長流。我們可以計劃自己的未來,卻改變不了過去,我們可以邁向今後的日子,卻無法倒流時光。也許當我們看著便當的時候,會覺得現在的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受這樣的委屈;當我們看著路過的大貨車,怎麼也不會想要搭上去; 正猶如我們想要重演那段美好的歷史,也始終找不到當初的感覺了。

回憶,回不去的記憶。我們一家三口的那段旅途,就是一張無價的照片,被我永遠地珍藏在記憶這本相冊里。而也許正因為它回不去,才顯得更加難以忘懷,更加彌足珍貴吧……